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论坛 教师论坛

父爱如山—读《傅雷家书》有感

发布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0

父爱如山

—读《傅雷家书》有感

宋微微

寒假期间,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傅雷家书》,就随手拿过来看。家书,感觉这个词现在离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还记得初上大学时,我也曾收到和写过家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与家人和朋友联系,都通过电话、短信、手机、QQ、微信、视频通话等。现在去邮政局寄信的人应该寥寥无几了吧?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其长子傅聪是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的家信。这些家信都是发自内心的性情文字,全面的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展现了傅雷的家风。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这本书中,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父爱。《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那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不过百次,最长的几千余字,每封信都流露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关爱和热切的期盼,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认为,长篇累牍的给傅聪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讨论艺术,“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叫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自己胸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了你作品怎么会觉得美?”“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第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这儿的小朋友们一个一个都在觉醒,苦于没有材料。”“你身在国外,见闻既广,自己不断地在那里进步,定有不少东西可以告诉我们。”第三,借通信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是一边写一边谈出来的,借此可以刺激头脑的敏捷性,也可以训练写作的能力与速度。”第四,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以前我常常劝你勿太轻信,你总以为年轻人是纯洁的,如今你该明白了,年轻人不比中年人纯洁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观察,‘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老话真有道理!”傅雷对于傅聪而言,既是父亲,也是老师、朋友、知己。他在信中除了关心儿子的生活琐事外,还与之谈人生,谈艺术,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傅聪对于傅雷,既是长不大的孩子,又是可以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位知己。

在信中,傅雷说到现代画家刘海粟,“嘴里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从无虚怀若谷的谦德,更不肯下苦功研究。”说到苏联钢琴专家,“这种教授法,你认为怎样?我觉得不合理。”表现出在艺术上,傅雷敢于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管对象是自己的朋友还是已成名的大家,展示出他对人对事坚持独立思考、敢于直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性格特点。“饭桌子上切忌伸懒腰,出门勿忘戴太阳镜。”虽然傅聪出国拉远了父子之间的地理距离,但是却拉近了他们心灵间的间距,一句句念叨,一句嘱托,虽然全都是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如此的苦口婆心,却体现了一位父亲最真挚的关怀。“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傅雷放下做父亲的尊严,发自肺腑的忏悔,吐露自己的心声,并敢于诚挚地致歉,消除父子间的隔阂。“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傅雷毫不掩饰对儿子的爱并大声表达出来,这对于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父亲来说,实为难得,也更是现代父母学习的榜样。

在那段父子离别的日子里,傅雷用一封封家书,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续了一段远隔重洋的父子情,让远在他乡的儿子不再孤独。是那一封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读懂了父亲那份热烈却又深沉的爱,这份爱很温暖,慢慢的流入心里,滋润着整个灵魂。


河北师大附中校园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