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之窗>>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

新型家庭模式冲击传统孝道

发布时间:2012-05-08 浏览次数:0

“421”家庭模式的冲击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王女士,童年时代里,一家三个孩子,王女士有两个弟弟。当时连玉米面都很少见,妈妈有时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大米,蒸上一碗米饭,奶奶端坐在饭桌前,王女士刚会吃饭的小弟弟围过来,奶奶就用筷子给他夹上一小团米饭,大一点的弟弟也就两三岁,奶奶也会给他一筷子米饭,四五岁的王女士,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她不能像两个弟弟一样,惦记奶奶碗里的米饭。因为妈妈说得很明白,饭是给奶奶做的,小孩子不能吃。

  时过境迁,待到王女士的孩子长到四五岁时,家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初严厉的母亲已经成为溺爱孙辈的外婆。她的女儿喜欢吃炸鸡翅,一锅只能炸几个,先炸一锅,摆到饭桌上,等到第二锅鸡翅上桌时,王女士气愤了,女儿狼吞虎咽地吃着炸鸡翅,母亲在一旁乐呵呵地配合着孩子,帮她择鸡翅上的肉,一盘子鸡翅,都到了女儿肚子里,姥姥一口都没吃。王女士问自己的母亲,当年家里生活困难到吃不饱肚子的境地,还教育孩子有好吃的要紧着老人,现在怎么整个翻过来了。

  过去都是大家庭,一堆孙辈围着一两个老人,众星捧月地比着对老人好,现在是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421”的家庭里,6个大人爱着一个孩子,吃穿用和教育,都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好的。这种家庭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孩子们失去了培养孝心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长眼中的孝敬

  黄先生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和爱人都供职于省直机关,孩子成绩优秀,现在美国一家企业工作。和大多数父母一样,黄先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孩子的孝敬有着不同的要求,临近花甲他觉得孩子最大的孝敬就是陪在父母身边。40多岁的时候,孩子正在读中学,当时觉得孩子学习好是第一位的,如果非说孝敬,可能真是学习好就是最大的孝敬,一个好的成绩,确实可以让父母免去很多奔波,并且因为学习优秀带来的荣耀,让黄先生在同事中非常有面子。后来孩子一路优秀,读书读到美国,黄先生依然觉得好好学习很重要,孩子因为学习好,有了奖学金,省了三十万的学费,虽然家境殷实,可是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学费,家庭的生活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黄先生跟别人说起孩子来的时候,有些骄傲地说,“在美国、考过去的”,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是美国打电话非常便宜,孩子隔三差五打电话、网络视频,黄先生心里还是非常满足。现在黄先生快60岁了,开始琢磨让孩子回国工作,陪伴在自己左右。黄先生介绍,40多岁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有多高飞多高,走得越远越好,但是现在不得不考虑养老问题了。黄先生单位有一退休老人,孩子也非常优秀,在国外安营扎寨,老人每天颤颤巍巍到食堂打饭,如同鳏寡孤独一般,现在他病得奄奄一息,也没有儿女陪伴在身边,孤苦伶仃的状态让黄先生不寒而栗。“上年纪后,对儿女的孝敬才有了切实的体会,就是儿女能守在身边,跑前跑后”,黄先生说。

孝敬更多来自家庭的感化

  石家庄市光明路小学赵峰校长介绍,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几乎没有家长提出孩子的孝敬问题,更别说对孩子的孝敬行为提出要求了。而学校除了常规的教育,也很少听说哪所学校以孝敬父母为特色,归根结底,孝敬父母在学校教育中实在太难评价了。

  在赵峰看来,每到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做个礼物、帮助父母做点家务,给父母端盆水洗脚,或者是双膝跪下感谢父母,都不算是孝敬的表现,而是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一个表演。试想,身体健壮年富力强的父母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孩子来给洗脚,可能会有感动,但更难为情。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就是朗读、背诵一些关于孝道的文章,真的升华到行动上,相去甚远。如果没有这些“作秀”的活动,现在培养学生孝心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王贺兰研究员认为,最近关于孝道关注较多,可能是基于孝心、孝行方面出现了问题,其实从整体的人格养成看,传统的优秀美德是不应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小到一个家庭、大至一个社会,都不应该在道德领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培养孩子的孝心,更重要的是大人怎么做。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这里所说的“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

河北师大附中校园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